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,请知悉。
1955年,在有人对评衔结果不满时,粟裕将军已经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了。对此,周总理说“还是要让他当大将的”,毛主席随后加了句“必须得是第一大将”,但当事人粟将军则表示:自己只是沧海一粟罢了!
由此可见,粟将军的作战指挥能力深受中央高层的认可,那后来的抗美援朝时期,又是谁建议让粟裕挂帅的?毛主席在此期间三次电催粟将军,又为何口气不断加重?
展开剩余84%是谁建议粟裕挂帅抗美援朝?
其实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,此人正是毛主席!虽然粟将军在军事战略上曾两次与毛主席发生过争执,但主席对他的领军作战能力是十分认可的,因此不管是“台湾战场”还是朝鲜战场,他都是毛主席的首选指挥员!
1949年5月,粟裕将军所带的华东野战军就被中央军委下达了一个——攻台的战前准备任务,同年六月,毛主席就针对此事发给他一封关于攻台的电报。但粟将军觉得此事乃是国之大事,理应由中央军委处理,不过毛主席却依旧坚定地将此事交给了他。
当时粟将军是需要对此战结果承担主要责任的,原本当时就应该可以两岸统一的,谁知美军因朝鲜战争故意占这个地方,结果就导致我军无法打过去。后来毛主席希望他尽快来新战场,可他因身体原因不得不请假。
基于现实情况,毛主席不得不任命彭老总为抗美援朝总司令,但无论如何,粟裕将军在毛主席心中的序列都是第一名。
事情发展到这一步,问题就来了,为何毛主席三电催他?口气为何越来越重?
主席三电催,为何口气不断加重?
一切还要从1960年6月说起,当时杜鲁门一方面下令对朝鲜出兵,另一方面派出舰队直接驻扎在台湾海峡,就此朝鲜战争爆发。当下的粟裕正带着65万大军积极备战,美国这样一来,主席只能推迟两岸统一计划。
也就是说,我军当时的重点已经不是东南,而是东北了,而粟裕依然是毛主席心中统领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员。同年7月6日晚上,毛主席亲手写了一份电报给他,要求他在同月18日上京接受新的任务!
这里要注意一点,该电报署名地方写的不是“中央军委”,而是毛主席的名字。这一点也说明了:主席对粟裕将军是非常倚重和信任的。还不等对方回电,主席已经正式下令组建准备出国作战的东北边防军了,与此同时还让周总理主持国防会议。
当时相关负责人诸如萧劲光、萧华、朱老总、聂帅以及罗帅等人都参加了此次会议,众人对国防问题和朝鲜局势展开分析。在会上,周总理直接按照毛主席的意思,宣布了粟裕将军担任东北边防军司令员和兼任政委的消息。
而粟将军在当天收到两份电报,一份是来自毛主席的亲拟急电, 另一份就是来自中央军委的任命通知。可事实往往令人无奈,他早前6次身负重伤,且因高强度指挥导致整个人已经处在过度劳累的情况。因此,他只好回电表示:自己病情严重,请主席考虑一下其他同志!
但毛主席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让他去,于是在7月10日又亲笔拟稿发电报给他,强调:“知道你的病情,没关系,先休养,之后再慢慢到京!还是希望你能在8月上旬来京,当然要是到时候身体还是不好,那就继续休养。”
虽然话是这么说,但毛主席之后又下令让陈毅亲自去找粟裕,当着他的面强调:自己想让他当抗美援朝的总指挥!而周总理在7月10日当天也宣布了萧劲光和萧华的任职,也就是说主席已经给粟裕精心挑了两个得力助手,东北边防军也组建得差不多了,眼看就要开拔了……
这次接到电报的粟裕将军明白主席的决心,于是他点头表示“既然如此,我还是要去”,就这样他边养病边布置任务。可他的病已经严重到左右环视都困难的地步,万般无奈之下,他只能向主席请假。
但毛主席在7月17日又给他发了电报,值得注意的是,这次是以中央军委的名义起草的。而且还是致电华东局以及三野前委副书记唐亮等人,请他们转告粟裕将军。内容是:希望他在8月上旬汇报病情,同时也希望痊愈后尽快到北京接受新任务……
由此可见,这三次,毛主席的来电口气的确是不断加重的,但他的初心是看重粟裕将军指挥能力!
参考资料:
1:人民网——粟裕将军:被毛泽东列为抗美援朝的第一人选(图)
2:文汇客户端 摘编自《同舟共进》2018年第一期——正准备攻打台湾,粟裕却接到主席电报,接受一个他最终无法完成
的任务……
参考资料:
1:人民网——粟裕将军:被毛泽东列为抗美援朝的第一人选(图)
2:文汇客户端 摘编自《同舟共进》2018年第一期——正准备攻打台湾,粟裕却接到主席电报,接受一个他最终无法完成
的任务……
发布于:重庆市融丰配资-配资炒股平台网-配资合作-如何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